周日回家整理書房,書里夾著一張照片落到地上,我拾起它,照片已微微泛黃,但依稀能看見姥爺在教我兒時的算術。 姥爺離世十多年了,我最怕獨自一人想起他。不止一次想過要寫一篇關于他的文章,卻不敢觸碰記憶里他的沉重、辛酸和思念。作為他的外孫女,我沒有盡孝,時常內心深處帶有愧疚和自責。今天一遍又一遍看著這張老照片,眼晴逐漸模糊不清,我情不自禁憶起他在世時的點點滴滴。 依稀記得姥爺是在我五歲時歸于沉寂。那一年,他才五十七歲。他有兩個兒子和四個女兒,在生命的最后,他臥病在床,日漸消瘦的身軀在與病魔苦苦掙扎,耗盡了全部的精力。從此,他就住在遠離家鄉的土坡上,卸下重負和對我們的期望,一個人獨自去了另一個世界。 記憶里,姥爺每天早出晚歸忙于各種繁重的農活,家里十多畝農田都由他和姥姥來操持著,不管寒冬臘月,還是蛙聲一片,幾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歲月使他額頭多了些白發和皺紋,雙手生出了厚黃的老繭,也磨平了性格。 姥爺孩子多,家境不算富裕,又曾遭受百年一遇的旱災,有很長一段日子生活拮據。姥爺就一個弟弟,弟兄少,村里人有時欺負姥爺,但他一直默默做著本份的事,把農活做得最好,最精。聽村里人說姥爺在農業技術方面是一流的,他種出稻谷總是產量高,質量好、銷量好,有很多不是本村的都登門向他請教,姥爺從不推辭,把經驗告訴他們,也把優質種籽發給村里人和外鄉人。 姥爺在茶余飯后最喜歡誦讀“紅寶書”——《毛澤東語錄》,聲音宏亮而富有磁性,我好奇地伸長小腦袋側耳細聽,吃驚又興奮。問他是怎么會說這么多的,他輕描淡寫地說是跟別人學的。他時常勉勵我和哥哥姐姐:要努力學習,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可那時的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那個年代在農村,像姥爺那個年齡的前輩,能讀書寫字的不多,姥爺家里雖窮,但他不僅能背毛澤東語錄,還能講醫學,給四鄰八鄉的人看病,精通數學,而且能講故事。我很佩服,去問姥姥,她說姥爺一直很愛學習,家中再苦再窮,不論男孩女孩,他都累錢送他們去讀書。 如今,我在優美的南師附中江寧分校學習,兒行千里母擔憂,每天我上學臨行前,母親都會反復叮囑我好好學習,增長知識和本領。回想起母親的每一句話,那些看似嘮叨而重復的話語,都是她的牽掛和舐犢情深。我想,姥爺也許也是這樣叮囑母親的吧。 一陣風吹來,我的思緒吹回到姥爺的照片,淚水早已浸濕了我的面頰,我依稀見到我牽著姥爺的大手,聆聽著語錄的絕唱。我會記住姥爺和母親的叮嚀,闊步向前…… >>>更多美文:情感散文


y4ewb7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4ewb7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4ewb7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4ewb7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4ewb7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4ewb7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4ewb7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4ewb7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4ewb7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4ewb7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